教师招聘

首页 > 教师招聘 > 阅读资料 >

教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走进奥苏贝尔

聊城中公教育 2021-03-25 20:01:57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奥苏伯尔,美国心理学家、学者,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体现了外因和内因是相互变化的辩证思想。基于此思想,奥苏贝尔提出了著名的遗忘的理论—同化说。

学习的分类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1)接受学习,即教育者把现成的定论呈现给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

(2)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

(3)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

(4)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接受←→发现,机械←→有意义,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互不依赖和彼此独立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这两个维度之间可以有许多过渡形式。

学习动机的类型

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所组成: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实验结果表明,对成就要求较高的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毅力,学习更富有成效,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比成就要求较低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解决办法。学生学习的毅力是与认知驱力的强度相关的。对注意的研究表明,仅仅指导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某些方法,不论学生是怎样注意的,也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因而,若要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最好的办法之一,是使学习情境具有吸引力。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显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同认知的内驱力相比,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虽然属于外部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比认知的内驱力还要长久,认知的内驱力往往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一旦指向远大的理想或与长期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就会成为鞭策学生努力学习、持续奋斗的长久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是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有效措施。

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的教学措施

(1)正面的激励措施:

及时给予学生赞许;教师对学生寄予的较高期望;开展适当的学习竞赛;表扬或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为后进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榜样等。

(2)反面激励措施:

严格的学业考核;科学的等级评比;对不努力学生的批评或惩罚等。

因此,这种负面的激励措施一定要适当地运用,而且要因人而异。对于心理承受力强,而且有一定潜力,具有较强惰性的学生,要适当加大压力,提高惩罚的力度;而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弱,能力较低的学生,则要较多地采用正面激励措施,适当给予负面压力。

3.附属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附属的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地增强,附属的内驱力不仅在强度上有所减弱、而且在附属对象上也从家长和教师转移到同伴身上。在青少年时期,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招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