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教育写作素材如何运用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2020年,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招教考试的到来,随着近两年招教考试的热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广大河南的考生而言,除了备考教育基础知识之外,相信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教育写作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模块。
教育写作一般形式是材料作文,文体不限,但是就考场作文来说,一般建议大家书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比较清晰,适合在短时间内写作,并且可以拿相对高的分数。但是议论文也就意味着广大考生需要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是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说清楚一个事例简单,但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个事例就相对困难了。所以接下来由中公的老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对事例进行概括,以及如何把概括的事例用在文章中。
一、结构模式:分论点+事例+道理论证+小结
二、举例:
(一)事例1:
1.详例:谢小双的事例:司机校长,用深沉师爱拨正失足少年的脚步
学生晓黎,因为抽烟、逃学、沉迷网游、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被家长送到了辛灵中学。那年,她升初二,进校时染着黄发,穿着奇装,走起路来耳环、挂饰叮当响。
九月进校,“十一”长假后,晓黎就逃学了。当谢小双踏进她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母女俩蜗居在一间小屋,家徒四壁,一片凄凉。原来,晓黎自幼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可母亲没有正当工作,靠低保生活,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更是无力管教。谢小双心里很沉重:“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于是,谢小双将她“请”回了学校。
可是两周后,晓黎故态复萌,再次逃学。谢小双再次家访,晓黎的母亲过意不去,劝谢小双“算了吧”。但谢小双不放弃,反而决定每周一早上,自己开车到晓黎家把她接到学校。
一次、两次、三次……从此,每周一的早上,晓黎都会享受“公主待遇”,校长开车接她上学。由于成绩不好、行为偏差而经常遭人白眼的晓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和呵护。这是校长对一个学生的爱,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终于有一天,这个叛逆、执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时到校。之后,她再也没有逃学。
校长谢小双的深沉师爱为晓黎筑起一座坚固的堤坝,抵挡住所有不良的诱惑。初三毕业,晓黎考进了理想中专,而两年前刚进校时,她5门课总共才100多分。
2.一个事例的表达:若谢小双的事例用在论文中,并且论证观点时只用这一个事例,可以这样概括:
2013年度全国教育育人楷模谢小双老师,作为辛灵中学的校长,面对抽烟,逃学,沉迷网络又叛逆执拗的女孩晓黎时,通过家访了解到晓黎父母离异,家里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时,谢小双老师深知,如果不拉她一把,晓黎一辈子就无法回头,于是坚持每周一早上开车接晓黎上学,这样深沉的爱,打动了晓黎,终于她不再迟到,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初三毕业时她考进了理想的中专。
3.多个事例的表达:若谢小双的事例用在一个段落中,用多个事例论证一个论点,则可以这样概括:
以心育心“一个都不放弃”的谢小双老师,面对“问题学生”晓黎,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爱温暖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最终挽救了晓黎,考上了理想的中专。
(二)事例2:
1.详例: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有的人说我是傻子,说我特傻,我是这样想的,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支月英如是说。面对支月英,《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选择坚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经让学生看见了什么是良知和操守。
2.一个事例的表达:若支月英的事例用在论文中,并且论证观点时只用这一个事例,可以这样概括:
扎根乡村36年的支月英老师,因为山村教师奇缺,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的深山做一名小学教师,虽然山里条件艰苦,但支月英老师看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她坚信坚守才有希望,她这一坚持就是36年,她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以及对学生深沉的爱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
3.多个事例的表达:若支月英的事例用在一个段落中,用多个事例论证一个论点,则可以这样概括:
花白了麻花辫的支月英老师用三十六年的光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也告诉了我们何为坚守和奉献。
三、总结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的表达,大家可以总结出规律,对一个事例进行概括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模式:
某个人在……情况下,做了一件事情,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总结得到核心论点,回扣开头的分论点。大家可以找一些事例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