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孔子的均分思想

中公教育 2021-03-19 17:40:03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孔子的均分思想

孔子曰:“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而担心财富不均。在行测数量关系里有这么一种题型也可以用这种均分的思想,那到底是什么题型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吧。

均值不等式基本理论:

(1) 公式:当且仅当a=b的时候,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a=b的时候,等号成立。

(2) 应用环境:两个数的和一定,能求得这两个数积的最大值;

两个数的积一定,能求得这两个数和的最小值。

(3) 结论:“均等接近”的时候求得极值。

例1:某市有一个长方形广场,面积为1600平方米。那么这个广场的周长至少有:

A.160米 B.200米 C.240米 D.320米

【中公解析】方法一: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有ab=1600,求周长至少是多少,即求周长的最小值。长方形的周长根据,当且仅当的时候成立。因此有,所以周长的最小值为160,选择A选项。

方法二: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有ab=1600,求周的最小值。两个数的积一定,能求得这两个数和的最小值,在均等接近的时候求得极值,即a=b的时候求得极值。因为ab=1600,因此a=b=40,因此周长的最小值选择A选项。

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等于12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A.15 B.18 C.20 D.15.5

【中公解析】方法一: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则有可知,选择B选项。

方法二: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则有的最大值,即求ab的最大值。两个数的和一定,能求得这两个数积的最大值,在均等接近的时候求得极值,即,选择B选项。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会发现,当遇到均值不等式问题时,可以通过公式的方法去求解,当然也可以通过“均等接近”这个条件直接去求解。中公教育希望今天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祝各位考生考试旗开得胜!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经验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