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教师资格笔试:稳拿综合素质25分
稳拿综合素质25分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的职业理念。职业理念有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组成简称“三观”。这部分知识点主要考察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单选题一般为4道,难度系数不大。材料分析题通常要求大家通过职业理念相关知识来作答,品系教师的行为是否合理。题目一般为:给出一段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背景材料,根据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分析所蕴含的理念。将这个知识点学好,可以稳拿25分。
一、知识点呈现:
(一)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观的口诀为:“两独一发”。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强调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人,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对学生盖棺定论,应给与学生鼓励和表扬。学生是独特的人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老师对待学生是要主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育学生,就能体现这一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张教师能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所以结合材料的描述,找到教师行为的体现。
(二)教师观
教师角色上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提高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还要锻炼并形成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和课程评价的能力。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已不能再关起门来搞教育,而应该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教学,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师观分为角色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变,一般材料题的答题点主要以角色的转变为主,行为的转变为辅。角色的转变口诀为:四者一开放。促进者强调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的人。研究者,强调教师对教学问题要不断探讨和研究,从而进行反思。建设者和开发者主张老师能参与课程的开发,比如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就是教师。最后一个社区性开放教师主张老师不不仅在学校里传播知识,还要走出学校来到校外。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观的口诀:四个转向。从以前以教师为中心,到现在以学生为为中心。从以前强调教学生知识,到现在强调教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第三,从以前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到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反对以前应试教育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最后,从关注学科知识,到现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要。
综上所述大家主要需要理解每条观点的内涵,其次在回答问题时要分条列点,回答格式主要为:理论+解释+材料中的具体行为。
以上为职业理念的考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和复习带来帮助。
点击头像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即时资讯、加入QQ群交流进步
更多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网